巾帼必不让须眉,我能行!——刘妍

发稿时间:2022-06-13 作者: 浏览次数:3275



3月初,连云港突发新冠肺炎疫情。按照上级指示学校立即启动校园疫情防控预案,封闭校园,成立校“疫”线工作专班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。当晚,作为美术学院唯一一位在校教师,一名党员、一名年轻辅导员,在学校的紧急召集下,我第一时间加入了当时仅十余人的校“疫”线工作专班,成为我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线下急先锋。

肩上有责,脚下有风。5日至12日,我校进行6轮全员核酸检测,接到任务后,我一刻不敢耽搁,立即与院领导取得联系,议定组织方案,利用QQ群,微信群,向各班级发布紧急核酸检测通知,同时,通过班委再次精准核实各年级、各班级在校内人数,发动学生干部力量协助我进行“两米线”秩序维持、苏康码查看、班级联络工作,把好学院核酸检测关,确保全员应检尽检,不漏一人。我院校内学生659人,因每次检测时间都会由于医护检测组数不同而有快慢,所以既要把握好集合时间,队列又要保持安全距离,禁止扎堆,防止交叉感染。在所有学生的配合下,我院全员完成所有核酸检测任务,无一遗漏。

筑牢疫情“心”防线,绷紧防控这条弦。疫情爆发给全体师生都带来了新的挑战。为充分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与学习生活诉求,在院领导的支持下,开展了“大学生在疫情中的担当与思考”专项调查,全面了解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心理状况与诉求,通过线上线下及学院、班级、宿舍多管齐下,向所有学生宣传校园疫情防控管理最新要求,引导学生构建阳光心理,维护校园安全稳定,时刻关注特殊时期学生的就医需求,陪同就医以保障就医安全。通过走访宿舍特别关注特殊群体,线上时刻关注苏康码黄码隔离学生的心理健康,把好疫情防控校门关和学生心理健康关。

俯身躬行做实事,昂首同盼春自来。校“疫”线工作班从最初的10余人到后来的40余人,从校领导、教授到教师,医务人员、后勤保障人员,身穿红马甲的学生志愿者……曾经我们的工作任务、身份不同,而此刻我们并肩作战,数日下来,坚守校园疫情防控一线的我们在太阳下晒得黝黑,摘下口罩留下的是我们并肩作战的印记。组织部李部长曾对我说“小刘啊,你一个女同志维持一个学院秩序,不简单啊”,学工处马部长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盒金嗓子喉片,学院领导也时常挂念着我,让我劳逸结合好好休息,并且每天对我的工作开展给予最大的指导和支持,常常到深夜。凌晨带学生看病回来,学生发消息对我说出“谢谢刘老师”、“老师辛苦了”;执勤的时候,两个孩子兜里揣着两个水果送给我,“老师,您去前边吧,这边交给我们,您放心”;外出就医回来,毕业班的小杨同学录了一首歌送给我……短短的三周,作为一名刚入职几个月的辅导员,疫情带给我的是快速的成长,也让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新的认识:那是一种对职业的坚定信念和新时代教育者的信仰。


关闭